李欣复在2000年第2期《齐鲁学刊》上说,“西体中用”与“中体西用”的传统体用哲学已趋终结,均不适用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,而必将与其他体用说一起消失在历史尘埃之中。
张艳国在2000年第1期《社会科学辑刊》上说,受“左”倾及西方史学思潮的影响,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历程并不顺畅。总结经验教训,加大研究力度,是21世纪史学理论创新的关键。
沈渭滨在2000年第2期《复旦学报》上说,太平天国最初因宗教关系,曾斥龙为妖,但起义后便逐渐尊崇,晚期更以龙为饰。这个变化是太平天国信仰对中国传统的回归及其王权演变的写照。
邹晓丽在2000年第2期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》上说,汉字(特别是古汉字中的象形、象意字)构形本身就是很珍贵的史料,从中既可反照、印证众多文献的正伪,又可补充现存史料的不足,还能进一步发掘其中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。
樊美筠在2000年第2期《文史哲》上说,庄子将老子的哲学之道转而为审美之道,从而对中国传统美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庄子的审美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天地大美的推崇,对审美心胸的推崇,对无用之用的推崇。